2019年8月6日 星期二

3~4歲探索班學什麼?









  星期二教室放假,兒子(23個月)又來教室了,不是想讓他來畫畫、玩麵粉才帶他來的。而是同學與姪子來玩,下午到教室做蛋糕,兒子當然會來到處摸摸,為了順利進行,拿紙跟筆給他畫畫,這次算畫得較久的。但不久後,看我們在用麵粉準備做蛋糕,兩隻小手當然也想來摸一摸參與一下。
為了我們順利完成蛋糕,所以就拿過期麵粉,讓同學陪他玩。玩到全身白,還好車上有一套衣服😅
  麵粉這個媒材,在34歲的探索班也玩過,還連續3堂呢。探索的媒材,我通常都選擇平常會出現在生活中的物品,或是美術上常用的媒材,像是報紙、衛生紙、球、彈珠、海棉、樹葉、石頭、陶土、樹脂土、無毒顏料⋯⋯等。
有沒有發現,其實畫畫的材料不多耶!可以說是很少。
但,日安雲朵不是美術教室嗎?為什麼34歲的課是以探索媒材為主呢?目標又是什麼呢?
  對34歲的孩子來說,正是塗的階段,塗是畫畫嗎?而塗鴨只能用畫筆畫嗎?
  那就要了解,孩子為什麼愛塗?根據美國羅恩菲爾(Victor Lowerfeld)的兒童繪畫發展階段理論:
•1~2塗鴉階段 
無意義無目地的畫線時期;追求運動快感,用整隻手的大肌肉運筆;手眼協調尚未成熟。
•2~4塗鴉階段
由運動經驗到想像經驗能隨自己的心意塗鴉;會將自己所畫的形象(可能只是一團線條或色塊)賦予命名,如:爸爸、媽媽、汽車.....等。
*就如同孩子的生理發展,大都是7坐、810個月會站或走一樣。繪畫發展隨著年紀成長,也是有一定的發展階段。
  所以,繪畫的工具對孩子來說,並不是最重要的,不用急著要孩子拿筆畫出大人看得出來的東西。34歲的孩子,肌肉還在發展,所以我們應該多讓孩子在遊戲中動到大小肌肉,增加手眼協調的機會。
有沒有發現,孩子好愛東摸摸、西摸摸的,好容易打翻東西!那是因為孩子頭腦在發展,他對眼前的東西很好奇,大人覺得理所當然的事,對小孩來說可都是新奇第一次。所以可別責備孩子亂搗蛋、不聽話,那只會磨滅掉孩子的勇敢探索好奇心。😢
  所以,教室的34歲探索課程,主要是提供ㄧ個安全的空間環境,讓孩子可以盡情的遊戲、探索、發現、連結自己的生活經驗。
藉由美術的特質-作自己、由五感-視覺、觸覺、聽覺、嗅覺、味覺,增加感知能力,讓自己與生活的周遭事物有更多的連結與感受。藝術創作不就是需要這樣嗎?不會看到每個藝術家畫的都一樣吧?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,感受、思想也不會相同。
而老師是一個引導的角色,與孩子同在,依不同的孩子給與適當的對話,同享孩子的各種發現與美好。
  所以,在日安雲朵,不會看到一樣的畫、一樣的樹脂土捏塑或立體作品。雖然不一定要作藝術家,但我們可以像藝術家一樣的思考。
透過藝術的教育,保留孩子原本就具備的能力;透過藝術的教育,學習如科學家不斷實驗、耐挫的精神;透過藝術的教育,學習看見自己。
  現今學校教育,是一個不斷失去自我的過程,而藝術則可以不斷的思索自我、建構更清晰的自己。

*看!我兒子在用麵粉塗😄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